徒步登山可以带的九样小装备 你会带哪一样?

常看到户外登山徒步的三大户外装备系统的介绍文章,但是针对‘长线徒步’所携带的小工具则较少,这有点可惜,毕竟许多不起眼的装备往往有很实用的功能,必要时甚至能救上一命。

  本篇文章以结合过去户外活动的经验,提供九样小装备推荐,内容会详细分析带上山的理由及实际使用心得。

  介绍的物品也不以‘求生’为首要条件,仅以实用性、活用性为考虑。当然,也不局限于长途路线使用,若拆开来看也都很适合短程使用。

  三大装备系统也就是英文所称的‘The Big Three’,广义指的是背负系统、睡眠系统和庇护系统,狭义则指‘背包’、‘睡袋/睡垫’、‘帐篷/天幕’。

  1。长汤匙

  一开始为了轻量化,带上的餐具是最右边的Snow Peak迷你叉匙,非常轻也非常小,很适合放在锅子里整齐收纳。

  不过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推翻,因为太短的餐具在煮食时并不方便,而且用餐时很容易把手弄脏。这在野外是个要命的缺点,除了卫生问题,也因为水源非常珍贵,水是拿来喝的,用来洗手太浪费了。如果在山上的时间很短倒无所谓,但天数拉长后,身上累积的污垢细菌相当可观,即使手脏脏的不会生病但看了也恶心。

  买了一只长版钛汤匙(右二),不管是煮泡面或吃袋装还原食物都不会沾手,而且也很容易捞到底部的食物,一併解决煮食、用餐和卫生问题。另外,可以事先在长汤匙上用刀子划上刻度当作应急用的量尺,假设真有这种需求的话……。

  至于双头皆可使用的塑料汤匙,由于亲眼见它断过几次所以并未采纳,除非使用的是耐操的金属版。只是双头餐具的卫生问题更明显,想像一下,吃完面之后换个方向再喝汤……谁能相信手不会沾得油腻腻的啊?

  长汤匙吃东西、捞东西都很方便。 特别是这种袋装的干燥还原食物(加沸水密封后静置数分钟即可打开食用)

  比较一下就知道差异了。

  2。耐热水壶

  常见的nalgene 400ml塑胶水瓶,宽宽的瓶口和五颜六色的透明瓶身,一直都是很受欢迎的装备。喝水、取水和储水当然是基本功能,瓶身有刻度的款式可以当做量杯,煮东西比较不会用掉过量的水和燃料。加上耐热又轻巧的特性,也能取代重量不轻的保温瓶,无怪乎是人手一个的必备单品。

  但真正让这小水瓶发挥价值的是装进热水后,它可就摇身一变,成为一个方便好用的小熨斗和小暖炉!把它拿来在湿掉的衣服或睡袋上来回滚动,或是直接插进鞋子里,很快就可以看见蒸汽扑扑地冒出来;或是放在睡袋里当做怀炉,暖被的效果也非常不错。这些隐藏功能走在潮湿阴冷的地区,或是气候更不稳定的山区特别好用。

  除此之外,装了热水的瓶子也是非常好用的热敷器材。辛苦走完一天的路程,躲进温暖的帐篷里,在酸疼的肌肉上热压按摩,是每天睡觉前的最大享受!

  3。滤水器

  人类三天不吃东西不会饿死,但是三天不喝水就有可能脱水死亡。因此在野外活动,水源的取得与否相当重要,可以左右一个登山行程的成败。

  长时间在野外活动需要大量的饮水应付身体需求,但是水的重量不轻,为了减少承重负荷,携带型滤水器是基本配备,也是求生工具。

  驴友们必须建立一个观念:所有的生水都是不可靠的,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将水杀菌、消毒。煮沸是最常见的方法,但是太过耗费燃料和时间;碘片很轻巧,但是会有药水味,而且如果只有泥水、葬水可喝,纵使能够杀菌也还是得捏着鼻子把杂质都喝下肚;至于手持式的紫外线净水器,也跟碘片有一样的问题,那就是无法过滤杂质。

  大部份的人都用Sawyer滤水器,比例约占八成左右。

  为了轻量化,大部份的徒步者仅使用的矿泉水瓶当作饮水容器。质轻、耐用又方便购买是主因;另一个原因则是上卷式(roll-top)的背包上盖,通常没有办法另外将吸管拉出来(除非有另外做水袋孔),而轻量化背包的设计主流就是roll-top上盖。

  综合以上各种原因,路上看见的徒步者大多使用如上图的方式,另外在胸口佩戴一个水壶袋,里面安插一个500~750毫升的矿泉水瓶。要喝水的时候取下即可,或者直接将Sawyer Mini锁在小水瓶上,取水后直接透过出水口饮用,快速又方便。

  4。猫铲

  这应该不用多做解释,为了遵守LNT无痕山林原则,携带便利型的猫铲挖猫洞,除了处理自己的排泄物以外,也是一种公德心的表现。

  试着想像一下,某些热门路线的周围是什么样的情景?遍地开花的地雷实在很煞风景也坏心情。

  除了可以挖猫洞以外,也可以埋生火后的灰烬,或是挖帐篷旁边的雨沟。当然啦,要当作应急用的汤匙也可,前提是要洗干净。

  5。大力胶带

  关于大力胶(Duct Tape),什么都能黏,而且黏得非常牢固,是户外活动相当好用的修补品。

  长时间在野外活动,什么装备都有可能损坏。照片上的外套、头灯、医疗包在当时都用了大力胶带做紧急修补,我们也拿来贴帐篷、睡垫、登山杖或鞋子,有洞就补,有缝就贴。必要时也可贴在脚后跟预防水泡,如果有范围较大的切割伤口,也可以当作急救用的绷带、止血带。

  6。瑞士军刀(附指甲剪)

  刀具在野外当然是必备,除了厨刀或一般直刀,指甲剪也不能忽视。顾虑的当然是卫生问题,手指甲这么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不能随便处理。而且普遍来说,没有人受得了手指甲过长的感觉。

  如果登山行程只有两三天,那上山前修剪即可,但要是行程拉长到一个月两个月,指甲剪的重要性绝对大过只是拆拆泡面包装的小刀。

  此外,定期适时修剪脚趾甲能有效减少水泡发生概率,也不会因为顶到鞋子产生淤青、红肿。

  7.TYVEK(泰维克)地布

  Tyvek 泰维克是由杜邦开发生产的布料,是高密度的PE材质,质轻、坚韧、防水,在建筑领域常可见到使用于工地,医疗领域则可制成隔绝衣,在登山领域则可当作轻量天幕和地布。

  Tyvek刚开始用的时候表面很光滑,过一段时间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增加,表面会开始变皱、变软,也比较容易摺叠,材质特性会越来越像一张纸,但仍可维持它坚韧的特性。

  不过Tyvek仍有它的使用年限,虽然是消耗品,但它的重量是一般地布的一半或三分之一,价格也相对便宜,仍是不少人爱用的单品。

  而且严格来说,在长程步道上可以说每样装备都是消耗品,鞋子、背包、衣物、登山杖、锅碗瓢盆……无一幸免。

  Tyvek表面变粗糙之后很适合拿签字笔在上面写字,这个特性就大胜一般深色或彩色的尼龙布。除了拿来当做路边拦车的海报,也可以充当记事本,或是直接当作大字报。

  8。美丽诺羊毛魔术头巾

  魔术头巾的好处多得不胜枚举,擦汗、止汗、保暖、防晒、包扎、毛巾、面罩、口罩……有一脱拉库的使用方法,上山带个一两条很正常。


只是一般魔术头巾材质大多是聚酯纤维,用过两三天后,整块布都是汗水、口水,围在脸上会闻到一股臭抹布的味道,只要健行天数一拉长,根本就不想再拿出来用。

  改用Buff的美丽诺羊毛材质魔术头巾,连续好几天戴子脖子上、脸上或头上,结果一点味道都没有,恶心的口水味不见了,非常神奇,是长途健行或旅行都相当适合携带的好物,不夸张,它真的让我重拾对魔术头巾失去的信心。

  9。轻便凉鞋

  最后这个看个人选择,毕竟一双凉鞋并不算轻,也并非必备的配件。但不得不说,凉鞋的实用性并不亚于其他装备。

  在徒步的空档把闷热的鞋子脱掉让脚透透气,可以减少水泡发生的机率。

  或是在横渡水时,可以换上凉鞋避免把鞋子弄湿。

  后除了休闲使用,也可当作紧急的备用鞋,只要在脚趾头的位置缠上胶带就能有基本的护趾功能,鞋跟的拉提作用也不会在上坡时造成滑动。(KnoxYang 买户外) 

相关产品

评论